科泽科德(Kozhikode)1940年
几番思索后,张搴推断日本人下一步行动的可能地点,应该便是昔日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海外最重的中继站,也是日后郑和殒命的所在地-印度古里。于是张搴和江龙离开中国,前往印度的科泽科德,也是五百年前位于印度洋上重要的贸易港口古里王国的所在地。
【注:科泽科德是马拉雅拉姆语中的名字,出现于公元十三世纪。阿拉伯语中的名字为Kalikut。在宋朝典籍中,被称为南毗国(来自婆罗洲姓Namburi)。元朝古籍中称为「古里佛」。明代古籍称为「古里」。伊本巴塔图游记中称之为Calicut(卡里卡特)。科泽科德还曾被称为公鸡堡垒(Cock Fort)从明朝洪武到永乐元年(1403年),中国多次派遣使者访问古里。其后郑和七度下西洋,每次都经过古里,在此地进行贸易,并作为补给的中继站。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,对于当时的古里国有详尽的记载,在其所着《瀛涯胜览》一书中,记载古里国人分五等:回回、南毗、哲地、革令、木瓜;国人多数信奉回教,国王南毗人(Namburi),信释教,掌管国事的大头目信回教。】
江龙和张搴在混杂着咖哩香、奶茶香、咖啡香、烙饼香、炭烧味、辛香味、汗水百味并陈人声鼎沸磨肩擦踵的市区街道上漫步。二人手中各握着两个辛辣呛鼻的咖哩鸡肉烤饼(chaptis),虽然力求入境随俗,放低身段,可在鲜少有东西方脸孔同时出现的传统街市里,当然还是引来不少侧目。居民们在背后对着二名外客频频指指点点,论长道短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52hetang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