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潮(3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我们所写的文字不过是顶替了古人未流传的心绪,我们所写的文字也同样注定为历史所磨损

-----正文-----

我虽认识了迎松,但迎松却未同我更进一步,只是仍来这里喝酒,偶尔为我送点水晶皂儿之类的小食。我也不着急,只是陪着他的步幅来走。

他和小侄子倒是愈发熟络,似乎已在太学里成了朋友。他们在我这里喝酒,几月间便坐到了一起,手指蹭着了,肩膀也碰到了,碰杯吟诗,无话不谈了。

小侄子潺潺说些伤春怜己的话头,还喜欢给迎松看自己新作的诗词。迎松多是说些逢迎的美话,小侄子紧绷的嘴角松弛下来,化为安心的笑意;极少时候是摇头,做些评判,那嘴角的皮肤就下扯几分,嘴上心虚地把话头引到别处。

有那幺一回,迎松就把小侄子新写的话本摊在桌上,评价说:“这倒是像《国风》里的《氓》了。”小侄子说:“我倒是没想到还有一层古雅的意味。”迎松又讲:“嗯,我瞧大家写的东西,常像前人写的东西——前人写的东西,又总能找到前人的前人的原本。”小侄子把手盖在稿子上,说:“啊……白才疏学浅……也只能剽抄前人佳句……”

迎松沉默地作揖,思索着说:“太白兄,我并非此意。我想这情之一字,千百年来的人能有多少差异?人人都是千肠百转,剖心剜骨的。可情落到纸上,威力便削去了三四成,等流行的文体一变,恐怕只剩了一成不到。我们后人既读不懂,也难以全然理解古人的情。既差这一口气,就解不了愁思郁结,只好又拿新文体来写玩意。其实不过是新瓮装了旧酒,想说的何曾变过?我们所写的不过是重复替代了古人未流传的心绪,同时我们所写的也注定为历史所磨损……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
收藏网址:www.52hetang.com

(>人<;)